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邪门的事儿:前脚刚跟哥们儿吐槽想换个破壁机,后脚刷电商APP,铺天盖地都是破壁机的广告?或者,你在某个APP里瞅了几张猫片的功夫,立马就被各种猫粮猫砂的广告糊一脸?
这事儿,细琢磨起来,让人后脊梁骨发凉。
咱现在是离了手机活不了,可手机里那些犄角旮旯的小设置,搞不好就在“顺”你的信息。说的不是啥碟中谍,而是咱天天用的APP权限。
就拿那个“存储权限”来说。APP张口就要你授权访问照片、视频,美其名曰方便你分享,可他们真就那么“便民”吗?想想你手机里那些五花八门的截屏、表情包,甚至还有一些…咳咳,你懂的。这些玩意儿,真有必要让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APP瞅见?当然,你肯定说,我可以回绝啊!但架不住人家摆烂,你不给权限,直接撂挑子不干。这,是不是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了?
再说那个“位置信息”。现在APP恨不得把你钉在地图上,外卖APP定位是为了送餐,打车APP定位是为了派单,这倒还说得过去。可有些APP,比方说一些八百年不用一回的购物APP,甚至一些小游戏,也要追着你定位,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。你可能觉得,不就是被APP知道我在哪儿嘛,又掉不了几斤肉。可你细品,你的位置信息,能拼凑出你的生活轨迹,几点出门,几点到家,甚至你钟爱哪家咖啡馆,都能门儿清。这些信息,要是落到心怀叵测的人手里,可就不是掉几斤肉那么简单了。
当然,APP也不是唯一的“梁上君子”。免费的公共Wi-Fi,简直就是个大型诈骗窝点。你以为捡了个便宜,殊不知你的银行账号、密码,甚至聊天记录,都在大庭广众之下溜达。别觉得这是杞人忧天,黑客们的道行,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。
还有社交媒体,好多人热衷在朋友圈里晒娃、晒美食、晒旅游。这当然是你的自由,但也得掂量掂量。你的照片、位置、心情,都在无形中泄露了你的生活细节。一些诈骗团伙,就爱在朋友圈里物色对象,通过剖析你的信息,来量身定制诈骗剧本。打个比方,你发了条旅行的朋友圈,定位显示你在马尔代夫,那骗子兴许就会冒充你的亲友,以十万火急的理由,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下手。
与大众认知相悖的是,隐私泄露往往不是因为你手欠点了啥恶意链接,而是因为你太迷恋“便捷”,太容易被那些貌似无害的APP权限所蒙蔽。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归咎于“我没掖好自己的信息”时,是否疏忽了这些APP背后潜藏的利益驱动和监管滞后?
瞅瞅应用商店里那些数不胜数的APP,就足以说明问题的棘手程度。每个APP都想扒拉你的信息,因为信息就是硬通货。大数据时代,谁攥紧了数据,谁就拿捏了主动权。可问题是,咱这些升斗小民,在这些巨鳄面前,实在太势单力薄了。
所以,下回你在装APP的时候,不妨多掂量一下,这个权限,我真有必要给吗?这个免费的Wi-Fi,我真敢蹭吗?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的时候,也要多留个心眼。守护好自己的隐私,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却是咱必须要做的事。
与其怨天尤人,怪隐私被“盗”,不如从现在开始,仔仔细细地盘查手机里的每一个设置,就像看紧自己的钱袋子一样,看紧自己的信息安全。说到底,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,隐私才是最金贵的东西。而那些一度让你觉得方便的APP,没准正在用另一种方式,蚕食着你的生活。
